央广网瑞昌4月21日消息(记者 王一凡)连日来,江西省瑞昌市早稻生产督导组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早稻种植面积、倾听群众呼声,办实事,解难题,深受群众欢迎,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帮解“难言之隐” 4月18日,督导组成员来到瑞昌市横港镇,了解到种粮大户范长青早稻生产积极性高,在分解早稻生产任务1300亩的基础上,主动要求增加192亩早稻种植任务。 督导组在察看其育秧中心,询问育秧面积有多少亩,能移栽多少亩大田时,细心的督导成员发现范长青报出的数据还有192亩稻田的秧没有着落。 经过反复追问,范长青才道出实情,自己只育够了1300亩的秧苗,主动要求增加的192亩早稻任务,准备用直播机直播,自己也订购了上海一厂家的直播机,但是由于疫情影响,上海购置的直播机无法发货。再有一次秧时间来不及,如实给乡镇和村干部汇报,怕丢了面子,花了钱耕田翻地还拿不到补助,更是失了里子。 督导组当即要求横港镇安排一名班子成员负责紧盯此事。同时,要求瑞昌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协调租用或从其他地方购置。当晚,范长青就打来电话感谢督导组帮助他解决“难言”的困惑,并高兴地告诉督导组成员,瑞昌市农业农村局已安排专人帮助他从湖北中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一台直播机,4月19日就发货;镇政府帮助协调的4800个育秧盘也已摆放到位,种子已开始催芽,保证在5月1日前能完成任务。 解开心结调出好心情 赵小明,是瑞昌市高丰镇的一位种粮大户。他告诉督导组成员,自己承担了590亩的早稻生产任务,240亩机插,350亩直播。4月18日,督导组到他的农田察看时,看见他家准备用于机插的秧苗长势良好,秧苗盘摆放得横平竖直,整齐有序,看上去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可是,他家已完成的350亩直播的稻田却高低不平,播种质量堪忧。尤其是有两块约20余亩完成直播的田块,高低不平、杂草丛生,看上去跟旱地一样。 经了解,赵小明与户主在土地流转方面存在矛盾,赵小明觉得这块田夹在中间,位置非常好,可户主难沟通,只愿流转一年,有点故意刁难他。这块20余亩的田成了赵小明心中的“鸡肋”,经常为这点小事发愁,心里疙瘩迟迟得不到化解。 督导组成员在及时做好他思想工作的同时,及时把情况反馈当地镇政府,要求及时协调解决。镇政府主要领导已表态会在一周内协调解决,保证土地流转时间不得低于三年。赵小明也心满意足地告诉督导组成员,是督导组成员帮他打开了心结,自己会在10天内重新整理田块,确保播种质量。 小零件解决大难题 高丰镇青丰村的种粮大户陈全刚,自己承担了800余亩的早稻生产任务。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机插时,自己的5台插秧机有3台坏了零件,要送南昌才能修好,严重影响秧苗移栽进度。由于疫情影响,南昌与瑞昌人员流动和物流都受到严格管控,再不及时修好、加快机插工作的进度,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了。 瑞昌早稻生产督导组了解情况后,及时与瑞昌农业农村局协调,并与南昌的维修厂家取得联系,采取南昌送货,到九江的高速路口接货,实现人货分离不接触的方式,既保证了人员安全,更解决了陈全刚插秧机小零件维修的大难题。 这些只是瑞昌督导组和瑞昌市全体干部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的一个缩影,江西瑞昌在落实备耕春耕工作中,牢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个头等大事,实行粮食生产党政同责,压实各级主体责任,不误农时,确保早稻稳面积稳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