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患者的印象中,瑞昌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王义典似乎有妙手回春术,不仅让患者紧张的心情大大缓解,还让他们一步步的脱离“病魔”,重新拥抱幸福美好的生活。 功崇惟志,业广惟仁。出身中医世家的王义典从师于家叔——江西省名老中医王苑英先生,奋进于钻研学术,执着于治病助人。临床中,王医师擅于辨证论治,灵活运用中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中风偏瘫、脑外伤后遗症、男女不育不孕、类风湿病、慢性肝胆肠胃病、肺病、肾病、糖尿病和罕见疑难杂病等疾病。 孜孜不倦 策马扬鞭自奋蹄 行医之初,王医师深感自己才学浅薄,医学不精,所以潜心苦读《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古今中医学等名著,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王苑英先生很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又充满灵性的侄子,把自己一生行医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经常在一起探讨治疗不同的病用什么方法最高效,让王医师很快的掌握了开处方的“秘籍”。 从医的57年里,他除了每天接诊患者外,还挤出时间研习中医理论,汲取众家之所长,不断丰富临床治疗方法。他发表11篇医学论文于各种国家级、省级中医名刊和论文集,就是最好的证明。例如,他著作的《龙胆泄肝汤临床应用》发表于1988年9月的《中医杂志》,著作的《生水蛭临床应用》发表于2004年10月的《世界名医宝典》……在这些论文、著作中,他总结了历代名老中医的经验,并在实践中加以提炼,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与理论观点。 因人施治 妙手回春解疾疼 多年来,对初诊病人,王医师总是详细询问病情,仔细查看各种检查结果,把脉开方后,向病人解答病因的由来,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指导病人如何去调理自己的身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要求坚持服药,定期复查。总而言之,循循善诱,因人施治,但不千篇一律。随着时间的推移,治好的病人越来越多,这个待人温和的中医很快就在老百姓中口口相传,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老中医。 薪火相传 造福苍生书大爱 诊疗之余,王医生一直致力于中医的传承与推广,无偿地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与技术传递给徒弟,并要求徒弟们花精力钻研中医理论,让每位徒弟受益匪浅。既是徒弟又是儿子的王贤礼总结了王医师的学术思想,相继发表论文8篇,被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试基地聘为防治乙肝“家庭医生”普及工程协会会员,被《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聘为常务编委。对喜欢中医或有兴趣研习的人,王医生都会乐于分享,传播中医之道。 一直以来,王医师对病人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年轻时,他经常上门入户为腿脚不方便和年纪较大的病人出诊。虽然现在年事已高,但他仍日复一日的在瑞昌市金铭福邸南门坐诊,坚持为患者诊病,对困难的病人酌情减少甚至全免医药费用。根据统计病例,王医师每年接诊的病人达1700余人,治病费用减免的人数达100余人。除了仁心仁术、尽职尽责,他还特别喜欢助人为乐,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赞许和称颂。 作者:余国栋 编辑:张璐 信息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