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钟孝明,江西瑞昌市武蛟乡集兴村八组人,生于1967年7月15日,农民。 对于我们这些有了一把年纪的人来说,是难免有点喜欢怀念过往,比如象我。 时光总在忙碌之中疾飞而过,也在闲暇之余悄然,红了樱桃又绿了芭蕉,一年又过了一年。 驻足回首,在岁月的长河里,有很多事,虽经冲洗磨砺,仍然叫人难以忘怀,回想起来,恍如是发生在昨天一样。 有的虽小,小得微不足道,犹如沧海一粟,也还是能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乡镇中学在农活繁忙的季节,上级部门是安排放假的,便于我们这些农村的学子们回去帮家做些农活,称之为"农忙假"。 那天上午做完课间操,队伍没解散,学校领导利用这时间,把全校师生集中在操场上,通知放多少天农忙假。 下午上完当天的最后一节课,我们离校回家。 走在乡间小道上,路旁两麦地里一行行青青麦茬已吐絮抽穗,在清风中掀起一波未息一波又起的滚滚麦浪,飘散着沁人心扉香甜的麦花香,好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路边那婀娜多姿,万紫千红,不知名的小花,争奇斗艳,竞相绽放。我不由地放慢脚步,贪婪地欣赏着,平日里紧张学习的心情也随之轻松舒畅了不少。 抬眼望出,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坡上披上了浓浓的绿装,象是满满实实地裹着一层翡翠,一丛丛一簇簇璀璨艳丽的映山红,象是从天上信手撒下的玛瑙,点缀在绿色当中,显得是那样的恰到好处。 毋庸置疑,如果"秀口一吐,半个盛唐"的李白和"草屋留后代,诗圣著千秋"的杜甫身临其间,那将是何等境界,定会留光耀千古不朽的佳作美篇。 夕阳西下,晚霞霓裳。 走在村外的池塘坝上,如丝绿色的柳枝条在微风中摇摆着它那轻盈柔美的舞姿。 鱼儿不时地跃动,清澈的水面上泛起波光闪闪的涟漪,耀眼悦目。 岸边的竹子山,倒映在水中,山水相互映辉,浑然一体。 经过竹林边的小路,晚归的鸟儿在茂密翠绿笔直挺拔的竹林里叽叽喳喳,尽情欢唱声,打破这平时很少有人光顾的幽静。 远远地就能闻到林中君子兰花散发出扑鼻的清香。 林边路旁,碗口粗的竹笋破土而出,尖尖头顶上长着几片嫩嫩的叶子,晚霞斜照在它裹着毛茸茸的笋壳上,熠熠发亮,格外显得婷婷玉立,向人昭示着它必将是,"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坚韧不屈的意志,给人以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畏险阻,奋勇向上的启迪。 走过这片竹林,便到了村口,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映入我的眼帘,放眼望出,那一望无际金灿灿的油菜花,在清风中随风摇曳,是那么妩媚动人,花叶随风飘逸,空气中弥漫着迷人的菜花香。 整个村庄被金黄色的花围在了中间。 村里炊烟袅袅,孩子们嘻闹声传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 此时此景,不由使我想起我七八岁,这个时候伏在门槛上,写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饥肠辘辘,静静地坐在门槛上,望眼欲穿地等大人们收工回来生火做饭,有时眼里噙着泪水睡着了,在蚊子的叮咬或在刺骨的寒冷中惊醒。 这包含多少父母的心痛还有我们这代人童年的苦涩。 现在好了,那个年代一去不再复返。孩子们这时有的吃过晚饭,在追驱嘻闹,天没完全黑是不会回家的,汗水从他们红润的脸蛋上往下流,显得那样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活泼可爱。 还有的端着饭碗坐在一起相互交换他们碗中的菜,或者在比谁家的菜好吃。 晚饭过后,天黑了下来。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看电视喽!"我一听,先是感到惊讶,既而又是新鲜!这是村里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事。 出门一打听,是村里创新叔今天卖了两头猪,从县城里搬回来的,原来真的是有这回事。 村庄不大,创新叔家相隔也不远,况且电视剧《霍元甲》在那时正火爆,走,去看看。 配图来自网络 电视机放在创新叔堂屋上方他平时吃饭用的桌子中央,是十七英寸黑白的。崭新的电视机上面盖着一条红色用来防灰尘的丝巾,象是待出闺阁的新娘。 对于庄稼人来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值又正是春耕播种农忙季节,这个时候,对于他来说,还早。 孩子们坐在前面,望着画面,时不时地用小手指着电视,因好奇新鲜发出嘻嘻笑声,年迈干不动没事的老坐在那里津津乐道地边看边说,这东西真是出奇,插上电人就能在里面又说又唱,实在是感到很稀奇。 平常时夜晚,创新叔在鼓捣明天要用的农具,而婶婶则在大灶前忙碌地准备明天的猪食,好一对勤劳恩爱的夫妻。 今夜都各自放下了手里的活,守在大门口,热情地笑脸相迎每位来他们家里看电视的乡亲们。 邻里乡亲陆陆续续,有的还端着饭碗赶来,堂屋里渐渐地挤满了人。 是没有把它们放出来一睹新鲜为快,还是今晚这么多的人使它们感到恐慌,这个就不得而知,一条狗从人缝里钻进来,挤在最前面,蹲在地上,两眼也盯着电视,看着电视的都是陌生人在动,时刻准备咆哮两声。 不知哪个小调皮来晚了,被前面比他个子高的人挡住了他的视线,站在鸡笼上面把鸡笼踩蹋了,恐吓得惊慌失措的鸡,尖叫着满屋在人头上乱飞,有的头皮被鸡爪抓破,甚至有可能鸡屎都要落在头上,狗被这突如其来的混乱,吓得拼命往外钻,只怕是以后再也不敢看电视了。 好在人多,护电视的护电视,抓的抓,捉的捉,很快平息了这场骚乱。 据说正在下蛋的母鸡受到惊吓,三天不下蛋。 如果真是这样,确实是叫人心疼。 不过创新叔是当过兵,见面世面的大度人,而婶婶是这四乡八邻有名的贤惠人,为人通情达理,相信他们是不会计较的,也相信今晚的电视节目完了以后,还是真诚地邀请大家以后常来。 还有些乡亲没有,看来堂屋实在挤不下,趁着离《霍元甲》播放还有段时间,创新叔叫人把电视机搬到祖堂屋里面放,那里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大些,夜里外面露水重,对电视机不好。 配图来自网络 久经岁月洗礼的祖堂屋,中间有口天井,天井四周和井底的青石板很光滑,斑驳陈旧的土坯墙,显得有些年代。 沧海桑田,几经兴落,有多少贤惠新媳在喜庆的鞭炮声中由此娶进,又有多少辞尘作古的老人在哀乐声声中由此抬出。 它也承载我儿时的乐趣,留下我儿时在这里嘻闹的足迹。 小时候经常和我同时的伙伴,在泥土地面上挖三个洞,用来走弹子,从天井的这边跳到那边,有时捧些干土,撒上尿,和拢,捏泥人和小汽车,藏在隐蔽的地方让它凉干,成为自娱自乐的玩具。 当然这些在新与旧裂变,时代更选迭中渐行渐远,以至荡然无存。 它只是象一幅雕刻在心灵深处的一幅图画,任凭岁月涮洗,永不磨灭。 好在又是人多,电视又摆放好。 创新叔决定把电视画面朝里向,其用意不用明说。 《霍元甲》在亢昂奋进,振耳发聩,至今还仍令人荡气回肠的那首《万里长城永不倒》声音拉开序幕。 配图来自网络 人们都凝神地看着画面,对外国列强肆意践踏我们的国土而痛恨切齿;对民族英雄奋勇抗击而感概万分。 这也告慰各位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一个曾经饱受欺凌和压迫的民族,正象沉睡的雄狮已醒来,终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两集《霍元甲》看完,我就出来了。 大概由于新鲜的缘故吧,乡亲们还兴致未尽,直到全天节目结束。我伫立在村前,乡村那深遂浩翰夜空中,繁星闪烁,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中。 山野吹来的夜风,夹带着新翻耕的稻田里散发出来泥土的芬芳,吮吸一口,令人陶醉,心旷神怡。 蛙声如潮,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配图来自网络 在这一片如潮的哇声中,我忽然想象到波澜壮阔的长江潮黄河浪,正以势不可挡之势推进中华民族不断地向前发展。 我又想到了很多,但一时又说不清楚,只觉得山村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而今这美丽的画卷终于实现。 "千年潮未落,扬帆再起航"。 人们坚信这幅画卷随着时代的不断地向前发展,增颜添色,一定会更美丽。 难道不是吗? |